2008年8月12日

2008.3-6 第一期台語班,學員心得

台語班班長 羽佩
協會過去一年主要是開設中文課程給外籍姊妹,在與學員接觸後發現他們有學習台語的需求。有姊妹反應老公平日外出工作,白天都是跟公婆相處,但公婆只會講台語,自己不會講的話根本沒辦法溝通;也有做生意的姊妹說,鄰居來買東西都講台語,我也要會講啊!另外,有姊妹表示要外出到市場買菜,大部分都在講台語,所以要把台語學起來。
於是協會在今年3月-- 6月開設了台語班,效果非常好,原先一班只招收20人,但最後共有25人結業,許多人在開課後的前2、3次還臨時到公所報名,各國籍的姊妹都來學台語,包含越南、緬甸、柬埔寨、中國大陸。看到不少人是從一個字都聽不懂,到還來慢慢跟上,而且12次的課程,至少有4次是下著大雨,還是有很多人全勤,這種認真的態度令我非常感動!
我特別邀請曉麗寫了篇心得,因為我看著她從完全聽不懂台語到後來會聽,和說些教過的簡單對話且從不缺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下大雨的幾次課,也許老公心疼她下大雨出門麻煩又不方便,要她在家休息就好,她還回老公說:「只是下雨又不是下刀,我還是要去上課。」

台語班學員心得 曉麗
屈指算算我來臺灣已經8個多月了,回頭看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想想剛來的那段日子整天天亮後盼天黑,巴不得一覺睡醒就過掉了一年。沒有工作,沒有親人,沒有朋友身處異鄉的日子真的很難過。用度日如年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我是去年底過來這邊的,剛來的時候還真的不習慣,我老公是南部人,父母早就過世了,姐妹都在南部。老公上班了就我一個人在,街坊鄰居我一個都不認識,只能自己呆在家裏上網跟大陸的朋友聊聊天,玩玩遊戲。那段日子老公也儘量抽時間陪我到附近的地方走走看看,讓我熟悉環境。甚至怕我一個人在家悶連上班偶爾也會帶上我。儘管這樣我還是悶得不行,我是個性格很開朗的人喜歡熱鬧,喜歡有朋友。這樣的日子我受不了,經常為了小事跟老公鬧彆扭,生氣,還整天吵著要回去。搞得老公也拿我沒轍。後來他同事跟他說去公所看看有沒什麼東西可以讓我學學的,這樣一來可以打發我無聊的時間,二來可以結識些朋友。老公問我意下如何?我當然樂意啊!就這樣,我去了由三重市公所主辦,家庭互助協會所承辦的新住民生活融入班,也就是台語班。
(老師讓同學上台演練。筆者為右邊的學員。)


台語課一共12堂,每週禮拜一晚上6:30-9:30。我去的時候已經上了一堂課了,班上共有20多個學生,大部分都是來自越南的,我們大陸的才7個。台語老師是個非常親切且幽默風趣的人,她就是劉千銘老師啦。還有一位長得很漂亮笑起來還有兩個甜甜酒窩的女生羽佩是來協助千銘老師的。我自認為我的語言接受能力是不錯的,在學了台語後這種自信隨之消失了。可以想像台語的難度,我們國語是4音,而台語是8音,要想學會還真的很難。不過在千銘老師非常耐心的教導下我從一個字都不會聽,更別說開口了。到現在的會聽一部分甚至還會講些簡單的詞句。不僅這些,在台語班我還學會了唱台語歌包粽子呢!真的很感謝千銘老師及羽佩!謝謝你們!辛苦了! 自從進了台語班後,我的日子變得充實了許多。除了上臺語課還去了慈濟學做齋菜,這都讓我認識了不少朋友。偶爾跟她們出去逛逛街,吃吃東西,相互串串門子,聊聊天。真的是很開心!

2008年8月8日

記第一屆「酷炫文化成長營」

記第一屆「酷炫文化成長營」
協會兒童方案專員 李丹鳳
今年暑假,本協會首度舉辦「酷炫文化成長營」活動,邀請三重與蘆洲地區就讀於國小階段的新移民第二代小朋友來參加,意外獲得許多家長的支持,報名人數高達六十幾人,最後在人力吃緊的狀況下,還是維持原訂40位的小朋友參與營隊活動。
在活動過程,我們看到許多小朋友都會畫媽媽母國的國旗、會簡單說媽媽的母語、會唱媽媽母國兒歌…。
尤其在泰國籍媽媽~珮綺的帶領下,我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潑水節活動:看到大部份媽媽不是泰國籍的小朋友都能專注的聽取珮綺介紹泰國怎麼過潑水節、學會說簡單的泰語,也跟著珮綺跳泰國舞和模擬進行潑水節的祈福儀式…,十分有趣!
在台灣,有愈來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爸爸媽媽為台灣社會帶來豐富的多元文化素材:讓我們可以吃到不同的美食、聽不一樣的音樂、說各國的語言...,甚至是可以玩不同國家的遊戲!透過這次的活動,我們除了期待小朋友能認識自己爸爸媽媽的文化以外,也希望小朋友們秉著「認識多元文化從自己做起」的理念,讓我們也藉機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以成為台灣推廣多元文化的小尖兵!(潑水節儀式的最後是祈福,每個人都誠心誠意在祈禱著)

電子報--季刊

http://enews.url.com.tw/tifa1105.shtml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的季刊電子檔出爐!我們採用電子報的方式發送,歡迎大家訂閱。